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

焉往而非學

南海人梁日孚進士及第,準備搬家進北京到吏部報到。從南海到北京路途遙遠,梁籌備了許久方才成行。某日經過贛州,得知王陽明在此地,於是特地停船造訪。

原本沒打算逗留,不知為何,梁日孚卻連日拜會王陽明,時間一次比一次長。他的親友覺得奇怪,幾次詢問,又百般催促,勸他莫要耽誤行程,他始終不理。

原來,梁日孚已被陽明之學說折服,想侍奉陽明左右,提升自己。可惜,梁日孚不想走,王陽明卻不得不走。他需要帶兵平亂。

兩人畢竟緣分未絕,兩個月後陽明凱旋歸來,他們再度重逢。卻是梁日孚放棄入京晉升的機會,把自己的家人隨從遣送回鄉,自己則待在原地等候陽明。其求學之志之篤,求道之意之誠,由此可見。

隨後三個月,梁日孚從學陽明,直到梁母派人前來,轉達自己對梁的期望:先去北京發展一些日子,等生活有保障、有些成就後就由你自由。

梁日孚不為所動,覺得離開陽明,無從進步,甚至墮於下流。陽明於是點化他說,學問不必拘泥於特定時空,只要一心向道,即便是荊叢火海,亦只是磨練。梁日孚沉思良久,明白了焉往而非學的道理,於是辭別陽明。

梁氏經歷與我相近。我畢業後抗拒工作,一來習慣了大學中有師友相砥礪,對工作遇到的學問淺薄之輩不屑,不願聽其指揮;二來擔心工作之後時間不自由,本就怠惰的我會更少讀書和辯論。最後雖然妥協,但心中實在百分不願。

後來讀到梁日孚從學陽明故事,有點反思。

我以工作影響讀書和辯論為由而抗拒工作到底成不成立?不可否認,確有影響,但解決之道未必是不工作,也可以是克治怠惰,抽空閱讀和練習辯論。雖然辛苦,卻並非不可行。

我此前一直追求輕鬆自在的生活,認為學習亦應如此,應當令學者感覺愉悅,自由隨和,非如此不能自然發展,不是順應天性。於是,學到難處往往停滯不前,這正是我病根。

學需致用,習慣輕鬆自在、沒有壓力的學習,在高壓惡劣的狀態下仍能發揮強大實力嗎?多半不能。好比溫室之花,面對風霜雨雪會凋落。無法在惡劣環境下發揮的能力,只是花拳繡腿,不足學。

而今回想也覺天真。想得到精深的學問,高強的功夫,卻沒有為此承受痛苦和付出血淚的覺悟,天下哪有如此便宜的事?精鋼必經千錘百煉,梅花不避徹骨奇寒,陽明悟道在百死千難中得來,以陽明之資尚如此,何況我?

不是說學就一定要避樂趨苦才行,而是須明白,痛苦有時並非壞事,甚至是昇華與突破之必要。

再者,學者為己,豈能為他人所左右?良師益友固是求道一大助力,但沒有賢人引導則不能自進,甚至因小人環伺而自甘下流,這樣的學問功夫即非我有(不由己談不上我有),亦不足學。

學不能枯等好條件出現,天地閉賢人隱,難道不學?抑或是更應自強不息?學習正是為了改進自己,其主要條件就是自我的決心。無可否認,環境的限制會影響學習的成效,但放任環境凌駕於自我之上,是為環境之奴隸。

我是人,不是奴隸。也許正是這股不甘於平庸的傲氣,一直推動著人們前進。

既然學之在我,與外物無關,那何處不能學?也只是不願學罷了。好逸惡勞,終不能至上乘,若要精進,非下苦功不可。我雖有此反思,但實踐不足,心中懶散始終未能完全克治,故寫作此文以為警惕。

2018年10月13日 星期六

王陽明咎言釋譯

[正德丙寅冬十一月,守仁以罪下錦衣獄。省愆內訟,時有所述。既出,而錄之。]

釋:
1. 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7),宦官劉瑾把持朝政。南京科道(監察各部門的官員)戴銑、薄彥徽等進諫,得罪武宗,被關進詔獄(即錦衣獄)。王陽明看不過眼,也上疏皇帝要求他放人,皇帝不鳥,把他一併關進詔獄。
2. 省愆(xǐng qiān)內訟:反省自己的過失。

譯:
正德元年十一月的冬天,我(王陽明)被關進詔獄。在獄中我不斷反省自己,有些感悟。被釋放後,我把這些感悟記錄下來。

按:
正德三年,王陽明在貶謫之地貴陽龍場大悟格物致知之旨,確立自己的學說。思想的突破必來自於對自身經驗的反思,因為既定思想已不足以回應當下的問題。所以,陽明大悟之前的經歷就很值得關注,思想突破的契機必在其中。下詔獄是他第一次面臨攸關生死的危機,是心境動盪最劇烈的時候,可以說是他思想突破的起源,這篇文字的重要可見一斑。

[何玄夜之漫漫兮,悄予懷之獨結。嚴霜下而增寒兮,皦明月之在隙。風呶呶以憎木兮,鳥驚呼而未息。魂營營以惝恍兮,目窅窅其焉極!]

釋:
1. 悄:憂愁。
2. 皦:同皎。
3. 隙:接近。
4. 呶(náo):喧嘩。
5. 營:眩惑。
6. 惝恍:失意、迷糊。
7. 窅(yǎo):眼睛深陷。

譯:
我憂鬱,我冷清,我煩躁,我迷茫,魂不守舍,整個人都憔悴了。

[懍寒飚之中人兮,杳不知其所自。夜展轉而九起兮,沾予襟之如泗。胡定省之弗遑兮,豈荼甘之如薺?懷前哲之耿光兮,恥周容以為比。]

釋:
1. 飚(biāo):急風。
2. 中人:傷人。
3. 泗:鼻涕。
4. 胡:為何。
5. 定省:昏定而晨省,此處當作日夜解。
6. 弗遑:遑同惶,不安意,弗遑則無不安。
7. 荼:苦菜。
8. 耿光:氣節、光輝。
9. 周容:逢迎討好。
10. 比:並列。

譯:
刺骨的冷風不知道從何而來,吹了一整夜,寒冷而潮濕的環境很不好受。日夜如此,難道不覺得困苦?非也,但我既以歷代聖賢為榜樣,則寧承受苦難也不願屈學阿世、諂媚奉承。

[何天高之冥冥兮,孰察予之衷?予匪戚於累囚兮,牿匪予之為恫。沛洪波之浩浩兮,造雲阪之濛濛;稅予駕其安止兮,終予去此其焉從?]

釋:
1. 天:天子,皇帝。
2. 冥冥:不明,晦暗也。
3. 戚:憂愁。
4. 牿:關養牛馬之圈,同梏,此指牢獄。
5. 恫:驚懼。
6. 阪:同坂,斜坡也。
7. 稅(tuō)駕:稅通脫,解馬下車,休息之意。

譯:
為何皇帝如此昏庸,無法體會我進諫的苦心?我不怕牢獄之災,只是前路茫茫,不知道此後該怎麼辦。

[孰癭瘰之在頸兮,謂累足之何傷?熏目而弗顧兮,惟盲者以為常。孔訓之服膺兮,惡訐以為直。辭婉孌期巷遇兮,豈予言之未力?]

釋:
1. 癭瘰(yǐng luǒ):癭,情志內傷、水土失宜所致,喉結兩旁肌肉腫大;瘰,細菌入侵致使淋巴結結核。皆嚴重疾病,以此喻劉瑾竊柄。
2. 累足:戒懼謹慎。
3. 服膺:銘記於心。
4. 訐:當面罵人。
5. 婉孌:含蓄,亦作真摯。
6. 巷遇:遇巷,有同樣的志趣。

譯:
哪有看著朝政危急還選擇明哲保身的道理。對於不公義視而不見跟瞎子有什麼區別。我一直記住孔子的訓誡,不當面斥責他人,所以用詞婉約含蓄,因為我的目的是要導人向善,而非逞口舌之快。

[皇天之無私兮,鑒予情之靡他!寧保身之弗知兮,膺斧鑕之謂何。蒙出位之為愆兮,信愚忠而蹈亟。苟聖明之有裨兮,雖九死其焉恤!]

釋:
1. 靡他:無他。
2. 膺:接受。
3. 斧鑕:斧,刀斧;鑕,古之刑具,人伏其上受刑。
4. 蹈亟:蹈,踏也;亟,同極。意謂衝撞天子。

譯:
蒼天有眼,必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倘若能夠引導皇帝走上正道,即便被指責不守本分、被譏諷迂腐愚忠,就算因此衝撞天子得罪而死,也在所不惜!

[亂曰:予年將中,歲月遒兮!深谷崆峒,逝息遊兮;飄然凌風,八極周兮。孰樂之同,不均憂兮。匪修名崇仁之求兮,出處時從天命何憂兮!]

釋:
1. 亂:古代樂曲之終章。
2. 遒:迫近,此謂年月無多。
3. 同樂:與民同樂,謂天下治。
4. 均憂:與民同憂,謂體恤民情,行仁政。
5. 修名:美名。
6. 崇仁:明初儒者吳與弼,屢次拒絕永樂之徵,一生不仕。
7. 出處:出,出任;處,退隱。

譯:
光陰飛逝,半輩子就這樣過去了,我依然沒什麼作為(引導皇帝)。皇帝不體恤民情,不施行仁政。唉,算了吧,世事成敗得失自有天意,順天而行,我又何必自尋煩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