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的教育觀有兩大問題,為什麼這樣的教育觀在我們的社會還如此根深蒂固?
觀念若沒有相應的制度依附,就會變成遊魂,難以對現實產生影響;反之,則保證了其影響力。競賽的教育觀比進步的教育觀更佔優勢,因為它有一套社會制度在保護著。其中,考試制度影響最關鍵。
1. 認證
在我們的社會中,教育幾乎等同於考試。當我國準備廢除考試時,許多家長和老師表示抗議,認為此舉會癱瘓教學,證明了上述觀察。然而,把考試等同於教育是錯看了考試的本質。
如果考試等於教育,那沒考試就沒所謂的學習,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舉例而言,辯論沒有考試,但參加辯論能夠學習思辨,能夠了解許多時事課題;攝影師不考試也能學習如何拍出好相片;偉大的藝術畫不一定出自美術考試成績最好的學生。
反過來說,有考試也未必有學習。大馬非常注重考試,但我國學生在PISA測驗中的表現始終落後於區域,各項指數皆低於平均。倘若考試有利於學習,為何無法反映在PISA的成績上?
同樣注重考試的日本教育,卻呈現出與大馬截然不同的結果。PISA 2015的數據顯示,日本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能力測試上,平均分數為528.7,遠高於OECD 493分的平均值,全球排名第3。
同樣注重考試的教育制度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結果,意味著考試並非決定學習成效的關鍵因素。
考試的意義在於認證,而這對學生沒有知識和學習的加成,效用只在學生以外的他者,讓人們通過測試大概掌握考生的程度或能力。
社會通過認證找到符合要求的個體,將之分配到社會制度和市場的各層面,維繫社會的運作。社會的分工也注定了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才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視,因而得到不同的回報。考試本質上是一個篩選機器,一個競賽過程。
競賽的教育觀假定人生有固定且最優的終點,考試為這樣的觀念提供現實依據。同時,競賽的教育觀必須依附於考試制度,某程度上鞏固考試制度存在的需要,兩者形成共生關係。
這裡劃清考試的作用與學習無關,並不否定考試在特定情況下的必要(比如PISA測驗的成績就能幫助我們理解大馬學生的部份學習成效)。競賽的教育觀的問題之一正是把只在特定情況有意義的考試提升到其為整個教育的目的,讓所有的教育活動圍繞著考試展開,成為考試的附庸。當這成為了教育的主軸,我們的教育就不是以育人為目標,而是以生產合用的人力資源為主。
這是一種教育的扭曲。誠如美國社會科學家坎貝爾(Donald Thomas Campbell)所言,“在以提升學生能力為主的正常教育模式下,考試成績很可能是了解學校素質的重要指標。然而,當考試的分數變成了教學的目標,考試就可能失去其作為指標的價值,同時會扭曲教育,使之變質。”
2. 獎勵
隨著認證而來的獎勵正是強化競賽的教育觀,也是讓考試這一認證過程的重要性從反映教育成效的指標膨脹至教學的目的的主要原因。
競賽之所以成立,除了有具體的勝負判準外,勝利也必須有獎勵。沒有獎勵的競賽,是不會令人趨之若鶩的。
從最小層面的看,隨著考試勝利而來的獎勵可以是獎勵金,比如我小學UPSR考獲6科A,學校獎勵60令吉;再高一些,中學或大學會提供獎學金給成績優異的學生,供他們出國深造;從最大的層面看,學歷好的人比沒什麼學歷的人有更多的機會,得到更優沃的薪資和待遇。
獎勵不僅有物質層面,還有非物質的。比如,成績優秀的學生往往受到老師和校方更多的重視,甚至,不論有意還是無意,會對他們有所偏袒;從事高薪職業的人能夠得到社會更多的尊重,也往往擁有更大的話語權,而從事低薪工作的人往往要承受證言的不正義。
認證的過程不僅把符合社會要求的人篩選出來,同時也宣示了社會所不認可、不欣賞的人。競賽教育下的失敗者,不僅得不到社會的獎勵,物質生活的質量普遍低於成功者,在尊嚴上也遭受創傷。
在競賽的教育制度下,勝利者可以獲得美好生活的條件,而失敗者則需要承受較艱難的生活,並且尊嚴受損。這強化了競賽的教育觀,把優勝劣汰具現化。懷抱著對勝利的渴望,以及對失敗的恐懼,人們會更積極地投入到競賽之中,務求勝出。
我們可以繼續高談進步的教育觀,可以刻畫理想教育的美好未來,但只要制度不改,競賽的教育觀就會一直存在,並且持續強化競賽的教育制度;倘若我們未能改變既有的文化和觀念,競賽的教育制度隨時會復活、借屍還魂。
以目前的趨勢來看,大馬教育改革的主要方案是廢除考試。這非常直觀,但未必真的奏效。至於為何無效、出路在哪,則需要進一步的分析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