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nation)”是什麼?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曾思索這問題,因為一來這詞匯的意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成為了一種自然而然的身份認同;二來也不知為何而問、了解這些有何意義。
這個問題其實很重要,因為這關乎我們怎麼看待自己,別人又怎麼看待我們。
“如果你我都一樣,為什麽不一起生活?”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難在我們都清楚,想與生活習性相近的人一起生活是很自然的事,就算習性不同,相處久了終究會有趨近的可能。所以,現代國家大都已經或正在建構民族,嘗試說服其統治疆域下習性各異的人群有其共同點,應該一起生活,不應互相殘害,以此保障社會成員之間能夠共存和協作,也保障國家統治的正當性。
因此,民族並非我們想象中只是某種身份類別那麽簡單,它其實牽涉到個體在社群中的定位,以至於影響人們能獲得什麽發展機會、多少資源以及多少權利。一般而言,國家對其公民的責任遠大於其對遊客或難民這些“外來者”,亦即,如果你不是那個社會的一員,或者說,你不屬於那個民族,你就不太可能得到與其成員平等的待遇。
馬來西亞建國數十年來,何為“馬來西亞民族”這個問題鑒於各種人為的因素,一直是政治界和文化界“執坳的低音”。馬哈迪在1991年就提出要建立馬來西亞民族(Establishing a united Malaysian nation made up of one Bangsa Malaysia),但在28年後的今天,其內涵依舊是爭議重重。這證明了國家成員如何相互看待彼此並非是微不足道的問題,其中牽扯到的利益與權利的界定,極其棘手。
除卻別人的眼光,如何定位自我亦影響深遠。比如說,你不視自己為馬來西亞民族,那你很可能對本國沒有歸屬感,在情感上有所缺憾,居住本國數十年亦如異鄉之流浪者。自此延伸的是對本國的政治、社會、文化等問題少有關懷、缺乏行動,遂無法認識與改變自己身處的環境。
民族情緒的缺席帶來“離散”之感,但與積極擁抱它相反,我們其實更應謹慎對待和反思,因為它的高漲將促使人們作出難以想象的犧牲和行動。在過去的兩個世紀,它驅使了百萬計的人們去屠殺或從容赴死,而現在,它依然能致盲百萬計的人,令他們無視生死與恐懼,為民族對抗集權;也有的因此無視公義、是非與良知,卷縮於其懷抱,如孩兒般貪婪地吸食認同與歸屬的母乳。
這些問題如此重要,其答案又影響深遠,此刻後退幾步,審視民族和國家這兩個概念“是什麼”、“為什麽有此效力”及“如何發生”,對於我們在一個多元而分裂的社會中尋求共識,共同建立民族,多少會有一些積極作用。
對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而言,民族是一個“想象的共同體”。它之所以是想象,是因為民族的成員不可能認識他們大多數的同胞,但他們相互連結的意象卻活在他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想象”一詞也許會引起疑慮,在此必須將之與“虛假”區分開來。比如說,我們能確切感受到道德和正義,而其作用遍及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們雖然沒有實體,我們也看不見摸不著,卻不會認為道德和正義是虛假的。換言之,此處的“想象”近似“抽象”,不可見而確實產生影響和作用。
安德森把民族理解成一種形成群體認同所不可或缺的主觀“認知過程(cognitive process)”而非什麼具有客觀特征的意識形態類別。這也說明了它是被塑造和可改變的,不是本然如何和必然怎樣的。本書詳細地分析民族主義產生的原因和條件,也對民族主義不同的形式和特征進行闡述 。有了這些,我們就不至於在建構民族的漩渦中迷失。但這還不夠。
本書於1983年出版,至今已36年,其中的內容和理論框架能否直接套用在今天這個網絡大致普及,國家疆界在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逐漸模糊的現代社會,恐怕並非理所當然,是需要讀者進一步判斷和思考的。
一本經典之作也許會過時,但絕對無法被繞開。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體》正是認識和研究民族主義不可忽略的經典之作。
這個問題其實很重要,因為這關乎我們怎麼看待自己,別人又怎麼看待我們。
“如果你我都一樣,為什麽不一起生活?”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難在我們都清楚,想與生活習性相近的人一起生活是很自然的事,就算習性不同,相處久了終究會有趨近的可能。所以,現代國家大都已經或正在建構民族,嘗試說服其統治疆域下習性各異的人群有其共同點,應該一起生活,不應互相殘害,以此保障社會成員之間能夠共存和協作,也保障國家統治的正當性。
因此,民族並非我們想象中只是某種身份類別那麽簡單,它其實牽涉到個體在社群中的定位,以至於影響人們能獲得什麽發展機會、多少資源以及多少權利。一般而言,國家對其公民的責任遠大於其對遊客或難民這些“外來者”,亦即,如果你不是那個社會的一員,或者說,你不屬於那個民族,你就不太可能得到與其成員平等的待遇。
馬來西亞建國數十年來,何為“馬來西亞民族”這個問題鑒於各種人為的因素,一直是政治界和文化界“執坳的低音”。馬哈迪在1991年就提出要建立馬來西亞民族(Establishing a united Malaysian nation made up of one Bangsa Malaysia),但在28年後的今天,其內涵依舊是爭議重重。這證明了國家成員如何相互看待彼此並非是微不足道的問題,其中牽扯到的利益與權利的界定,極其棘手。
除卻別人的眼光,如何定位自我亦影響深遠。比如說,你不視自己為馬來西亞民族,那你很可能對本國沒有歸屬感,在情感上有所缺憾,居住本國數十年亦如異鄉之流浪者。自此延伸的是對本國的政治、社會、文化等問題少有關懷、缺乏行動,遂無法認識與改變自己身處的環境。
民族情緒的缺席帶來“離散”之感,但與積極擁抱它相反,我們其實更應謹慎對待和反思,因為它的高漲將促使人們作出難以想象的犧牲和行動。在過去的兩個世紀,它驅使了百萬計的人們去屠殺或從容赴死,而現在,它依然能致盲百萬計的人,令他們無視生死與恐懼,為民族對抗集權;也有的因此無視公義、是非與良知,卷縮於其懷抱,如孩兒般貪婪地吸食認同與歸屬的母乳。
這些問題如此重要,其答案又影響深遠,此刻後退幾步,審視民族和國家這兩個概念“是什麼”、“為什麽有此效力”及“如何發生”,對於我們在一個多元而分裂的社會中尋求共識,共同建立民族,多少會有一些積極作用。
對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而言,民族是一個“想象的共同體”。它之所以是想象,是因為民族的成員不可能認識他們大多數的同胞,但他們相互連結的意象卻活在他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想象”一詞也許會引起疑慮,在此必須將之與“虛假”區分開來。比如說,我們能確切感受到道德和正義,而其作用遍及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們雖然沒有實體,我們也看不見摸不著,卻不會認為道德和正義是虛假的。換言之,此處的“想象”近似“抽象”,不可見而確實產生影響和作用。
安德森把民族理解成一種形成群體認同所不可或缺的主觀“認知過程(cognitive process)”而非什麼具有客觀特征的意識形態類別。這也說明了它是被塑造和可改變的,不是本然如何和必然怎樣的。本書詳細地分析民族主義產生的原因和條件,也對民族主義不同的形式和特征進行闡述 。有了這些,我們就不至於在建構民族的漩渦中迷失。但這還不夠。
本書於1983年出版,至今已36年,其中的內容和理論框架能否直接套用在今天這個網絡大致普及,國家疆界在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逐漸模糊的現代社會,恐怕並非理所當然,是需要讀者進一步判斷和思考的。
一本經典之作也許會過時,但絕對無法被繞開。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體》正是認識和研究民族主義不可忽略的經典之作。
刊於《藍視角》201910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