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4日 星期日

妒忌之罪

仔細想想,七大罪裡,只有妒忌之罪是空虛的。印象中看過這樣的結論,但已經不記得了,現在自己重新想起來並進行說明,應該也不算侵犯知識產權。

妒忌以外的六大罪,其實都至少肯定自我,以自我為主體。憤怒源自於現實與自身設想不同,想要改變;傲慢認為自己是最重要;貪婪是一種想要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心理;色慾和暴食都是為了滿足人最基本的兩大慾望;怠惰是不想自己動手,希望不勞而獲。

妒忌則不然。妒忌的本質,是希望變成其他人,是一種否定自我的心理狀態。比如,你妒忌一個人比你好看,其實是認定自我不如別人,而希望變成對方;你妒忌一個人獲得愛,其實是知道自己得不到愛,而希望自己變成對方。

妒忌雖然也是希望獲得,但它與貪婪有本質的不同。貪婪是希望獲得可以得到的,妒忌則是希望獲得不能得到的。

其他的六大罪,都能感受到滿足。憤怒可以宣洩,去改變或消滅令你憤怒的事情;傲慢認為自己天下無雙,沒什麼比這個更加肯定自我的了;貪婪可以掠奪來獲得滿足;色慾和暴食更不必說,有錢就能買到;怠惰本身就是一種令人舒服的狀態。但唯獨是妒忌,妒忌是無可消解的。

妒忌的空虛在於,它不可能得到滿足,也否定自我。想著想著,還真覺得妒忌的人有點可憐。

2023年9月22日 星期五

浪客劍心真人版觀後

終於追完浪客劍心真人版,共五部電影。

或許是連續追看的關係,動作片段和故事情節從一開始的驚艷,到了後來就覺得有些乏味。你可以說它風格一致,也可以說他重複性較高,分開來看應該問題不大。

我覺得這個真人化是成功的。它有真實世界該有的質感,不會為了符合原著而扭曲現實;但它也保留了動漫應有的誇張化元素和辨識度,讓你不至於忘記它原來是一部漫畫。

比如,動漫裡那些誇張的招式,以較為不違反物理法則的方式重現,比如天翔龍閃和九頭龍閃,真人版劍心出招時,真的有被驚艷到,演員厲害,武指也很厲害。至於提醒你它依然是一部動漫的元素,最明顯的就是壞人總是在打倒主角後,等他站起來嘴遁一輪,最後被反殺。這橋段大概是王道漫畫避不開的設定。

我覺得做得最好的,還是呈現出主角從劊子手拔刀齋變成浪客劍心的整個心理轉變,也呈現出相當積極的信念。從殺一救百,到絕不殺一人;從深陷愧疚而罔顧自身性命,到接受過去後以一生去贖罪,真的很棒。

不過,有關不殺的信念值得吐槽的是「逆刃刀」。劍心為了不再殺人,用的刀是刀刃向內,刀背向外的日本武士刀。可是,每當看到他揮刀砍向敵人頭部胸部腹部等要害部位,還把人砍飛的那種,我都在想,即使是刀背,這樣的力道,應該還是會把骨頭打碎,導致嚴重的內出血吧。「逆刃刀」真的是不殺之刀,還是殺人不見血,其實有待商榷。

當然,我們不要忘記這是故事。「逆刃刀」的象徵意義遠大於物理法則和醫療常識。只是難免會想,如果真的要做到不殺,招式上應該以攻擊敵人肢體和反關節為主,「逆刃」與否,反而不太重要。

題外話,最近也看了麗可莉絲,千束也是奉行不殺信念的主角,也很有魅力。

無論如何,浪客劍心真人版是真的好看,說它是最成功的動漫真人化也不為過,值得推薦。

2023年9月16日 星期六

道歉三元論

道歉是個神奇的東西,它可以很廉價很空洞,也可以很真誠很實在。它的屬性,取決於各種情況。

要看透道歉的屬性變化,首先要明白道歉的意義是什麼。從最本質來說,道歉是一種語言工具,用來表達自己對所犯的錯誤有所認知,並且請求原諒。這是真誠的道歉,其構成由「知錯」、「認錯」和「請求原諒」三個構件構成。其中的「請求原諒」也包含了「不會重犯」的內涵。真誠的道歉之所以必須具備這三個構件,是因為:

1. 如果不「知錯」,就不可能做到「不再重犯」,因此「請求原諒」就沒有了基礎。一個不斷重犯的人我們會更願意原諒,還是更不願意呢?多半是後者吧。

2. 如果不「認錯」,那就會令因為你的錯而生氣的人失去「原諒」的正當性。「原諒」必須建立在人們承認自己有錯的基礎上。一個「知錯」而不「認錯」的人,也很難稱得上真誠。

3. 道歉的最終目的必定是「請求原諒」,希望重歸於好。如果道歉不是以此為目的,道歉就沒有了必要。反正都不會想跟對方和好,還那麼麻煩去道歉作麼。

理解了「曹永銘道歉三元論」就容易辨識其他屬性的道歉了。

什麼是廉價?廉價就是沒什麼價值的東西,而沒什麼價值的東西,就是隨便都可以拿出手的東西。為什麼道歉可以隨便呢?必定是缺失了某種需要認真看待的元素,比如「知錯」。要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不一定是一目了然的事,要去思考錯誤的構成,造成的傷害,甚至是如何避免,這些都不是隨便拿得出手的,都需要時間和精神的。空洞的意思也差不多,就是沒內涵的道歉。

當我們看到,一個人的道歉,是因為其他人的要求才道歉,那多半是不真誠的。因為這樣的道歉,其「知錯」和「認錯」的元素很可能是不完整的。如果真的「知錯」,想要「認錯」,就應該會自動道歉。

當我們看到,一個人道歉之後,還是會不斷重犯的,那這樣的道歉其實也是不真誠的。因為這樣的道歉,在「知錯」和「認錯」上同樣存在缺失。他不是沒有認真反思錯誤的緣起,就是不承認那是一件錯事,也不打算避免重複。

其實,不真誠的道歉,就是單純把道歉視作獲得「原諒」的工具而已。他們要的,僅僅只是規避生氣和錯誤所導致的各種問題,至於被冒犯的人該怎麼辦,彌補錯誤要怎麼做,預防錯誤又該如何等問題,對他們來說全部都不重要。

不真誠的道歉其實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因為它不僅沒有價值,還在某程度上剝奪了人們繼續生氣的權利。說了道歉,就理所當然地覺得應該被原諒,或至少不被追究,是所有不真誠的道歉,所共享的核心。

我當然不是史坦伯格那種層次的學者,但當你遭遇的敷衍夠多,又願意略加思索,你也可以對道歉有比常人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