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接觸過思想史通俗作品的人們往往會把陸象山與王陽明並舉,因為兩人的學說有共通之處(心即理)。這本無大礙,我們總會把相近的事物歸為一類,方便理解,比如國籍、種族、性別等。但我們必須謹記,分門別類往往會把事物的特性移除,著重關注其共性。於是,刻板印象,甚至誤解往往隨之而來。
思想史中陸王並舉的問題是:把陽明學當作象山之學的延續,從而錯解陽明學,無法準確把握其形成的意義和條件。
元仁宗皇慶三年(公元1314)科舉明經科以朱子注解的四書五經為主要考試範圍,明室沿之,滿清亦沿之。科舉是入仕的主要管道,當官是讀書人的主要出路,當一門學說成為科舉考試範圍,那就意味著這門學說具有正統的權威,保證了該學說的影響力和受眾基礎。好比一國的國語,一國的國教,道理相同。
王陽明的父親王華是明憲宗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的狀元,獲得科舉考試的最高榮耀,可知其家學淵源必涉朱注四書五經。
王陽明十二歲去學校上課,曾問老師:“何為第一等事?”他老師回答說:“當然是考取好成績做大官啦~”雖然王陽明不認同,但這說明了老師教授的必是朱註四書五經的內容,也說明了不管什麼時代,老師的工作就是讓你考取好成績。
王陽明十七歲讀程明道的作品;十八歲遇到明代儒者婁一齋跟他聊宋儒格物之學(那時候的格物之學當然是朱子那套);十九歲聽他叔父們講析經義(當然也是考試範圍);二十一歲到處找朱子的作品來讀,讀到“眾物必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時還望文生義,真的去找一根竹子來學格物,弄到自己病倒才罷休;二十七歲又讀到朱子“居敬持志,為讀書之本,循序致精,為讀書之法”,再度入朱子的坑(之前格竹生病,所以果斷棄坑),努力研習;二十八歲考試過關;三十歲聽高人說:“周濂溪、程明道是儒家兩個好秀才”;三十三歲主持山東鄉試;三十七歲才在貴陽龍場悟出自己的學說。
由此可見,王陽明在完成自己的學說之前,接觸到的儒學養分多是程朱系統下的內容,具體接觸到陸象山,是在三十八歲以後。說陽明學與象山之學一脈相承,根本毫無根據。
我們必須了解,王陽明與陸象山並舉、與朱晦庵對舉,是為了看清宋明理學兩種主流系統,與學者思想的承接未必有必然關係(上已證明),即便有關係(陽明與朱子),也未必是延續,而可以是反思和修正。
陽明弟子編纂的傳習錄是理解陽明思想的直接通道,其中不乏對朱子格物致知之旨的批評,而朱王印合之處亦不少,再看他自成一家前的種種經歷,說陽明學源於朱子學,反而更接近事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