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4
看著大家分享東奧開幕的點滴,有人說這次的奧運開幕令人感動,有讓醫護傳遞火炬,有人分享台灣終於以台灣的名字進場且排在中國之前,還有分享一些相關的趣聞,感覺錯過了很多。
我沒有看奧運會的習慣,但還是在尾聲點進去看,看到的是日本女子網球選手點燃火炬,以及煙花的放送。
那些感動的片段,希望日後可以在YouTube觀賞,真切地感受一下,但看著煙花以及如此宏大的場景,在充滿末世氣氛的時期,還是有點激動。
我深知這開幕的不易,日本政府承受的壓力與風險非同一般。看到大家的分享,大概確定這開幕至少是得體和成功的。能夠在如此艱鉅的情況下為世界帶來一場盛會,很難不激動。
然而,我更加擔憂,這會令日本疫情,乃至全球疫情再度爆發。目前,奧運村已經傳出了不少確診案例,若不小心應對,很可能會帶來巨大的災難。
在此不得不譴責國際奧運委員會。我知道,日本政府在此刻辦奧運會是趕鴨子上架,趕鴨子的人就是奧委會。若東奧會發生重大的疫情爆發,罪魁禍首必定是奧委會。
20210725
看著人們對奧運記憶的分享,我感覺自己錯過了很多珍貴的東西,但同時又得到了許多,彷彿看見自己置身人類文明的長河中,看見過去與未來,又什麼也看不清,把握不住。
我印象中的奧運,只停留在08年的北京奧運,當時跟家人一起看開幕,只記得家人都很激動和驚艷,而我還懵懵懂懂,看不出什麼來,只覺得很熱鬧。之後就再也沒有留意奧運了。
日本文化是我非常喜歡的文化之一,可是我長久以來對奧運的冷感,加上本身並不贊成在此刻舉辦奧運,工作又出現許多變數,異常煩躁,令我再次錯過奧運開幕。
希望下次可以多注意些,就如分享的文章提及的,奧運不單純看運動,開幕也不單純看國家大撒錢,裡面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東西。
20210725
大馬奧運酸民的出現,不僅反映了我國人民素質低劣,同時也反映了我國的體育教育的失敗。我們連欣賞體育賽事的最基本態度和視野都沒有普及。
比賽總有失敗者,連最強的選手也難免落敗。苛刻地要求代表國家的選手必須勝利,否則就嗤之以鼻,冷嘲熱諷,是一種不懂競賽的體現。
他們不明白,比賽千變萬化,除了個人實力還有許多認為無法控制的因素會左右賽局。單純地把勝負歸咎於選手的實力,毫無道理。
反之,勝利也不僅僅是個人的因素,更多時候是團隊的比拼。現代競技更是如此。除了基礎設施和專業教練,有條件的隊伍還有大數據分析團隊、營養團隊等,幫助選手最大程度地發揮實力和優勢,或減少自己的劣勢。可以說團隊的優劣對競賽結果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這些酸民並不懂得享受比賽。他們不管比賽精不精彩、展現了多麼精湛的技藝、執行了多麼巧妙的策略。這些比賽的細節,即便最後結果不如人意,還是能夠激動人心。
我以前也不會這些的,但參加夠多的競賽,接觸夠多的競賽,對競賽有夠多的理解後,就慢慢明白了。這不禁令我思考:這些酸民是否從未真正接觸過比賽,投入過與人競技的過程?
或許,他們接觸過最多的競技,都是與錢財相關的賭博吧。然而,輸打贏要,是連真正的賭徒都不屑做的,可見奧運酸民之低劣,筆墨難描。
20210726
日本乒乓、香港劍擊、韓國射箭、台灣柔道等接連報捷,每次都會忍不住想,幸好不是中國。看到中國隊伍落敗,會有些高興。
我不怎麼關注這些體育新聞,但它們就是出現了,而我也看見了,並誠實地作出上段的反應。我不禁思考,為什麼?
我覺得很簡單,道理跟不希望故事中的大反派贏是一樣的。我喜歡處於弱勢的善人,通過努力和勇氣,與大反派對抗,並且最終獲勝。我希望好人能夠有更多的好結果,反派,我不會希望他們多一點失敗,但我不希望反派有更多的談資,有更多的資源在世界上囂張。
很幼稚,但這就是真實的反應。還記得現代競技不只是選手的戰鬥,而是團隊的角力嗎?我對選手沒有惡意,但我憎惡他們背後的團隊,他們的國家。那一點敬意是留給選手的,隨意壓抑了想中國隊輸多一點的想法。
20210727
奧運這種規模的盛典,在疫情中令人倍感激動。困在家久了,世界彷彿逐漸與自己隔絕,而奧運的世界性質能夠令我們感到與世界連接。
此外,運動員奮鬥的身姿與背後的故事,非常熱血,比所謂的激勵講師更能鼓舞人心,也更令人感動。偶爾看見不同國家的運動員和睦相處,更令人想起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對走出疫情感到期待,對疫情荒廢的時光感到遺憾和惋惜。
另一邊廂,我國國會令我特別煩躁甚至憤怒。這次的特別會議只有區區的5天,而我國的防疫政策有很多缺口需要防堵和改良。然而,第一天的國會,朝野議員就出現了罵戰,還要是毫無意義的罵戰。
罵政府有用,我們早就走出疫情了啦,還要開國會幹啥?不然你以為那些平常在咖啡店吹水的大叔MCO期間在做什麼?何況,罵對方是走狗、罵巫統不敢發聲之類的有什麼意義?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有效的防疫政策,而國會朝野該做的是好好提出建議並進行辯論。
政府爛不用在野黨一再提醒,我們可能比你們更清楚,人們受到的苦難可比你們議員多了去。所以,在野黨不要再強調一個眾所周知的事情了,做一些有建設性的事情吧拜託。
我們這樣下去,何時才能走出疫情,好好地生活啊?
20210728
看到亞洲(ex中國)運動員拿獎,感到很開心。其中,港台的運動員感覺特別親切,看到他們得獎會有一些感動,那是來自文化認同。
很多運動員我之前都不認識,現在認識了。他們的故事,在這麼壓抑的時刻也振奮了我。
目前,我正在等待男子排球。我之前看排球少年時有關注日本排球,看到西田的spikes,超帥。希望日本男子排球能夠拿獎啊!
這裡多說一點,港台日韓的文化輸出,我始終認為是亞洲地區最強的。對我而言,這些文化對我的影響遠遠超越了中國,所以才會對這些文明的選手更加親切。
這或許跟一般人很不一樣,一般人會認為中國的文化輸出是亞洲地區最強的。然而,我所接收到現代中國的文化輸出是很膚淺、庸俗和殘酷的。雖然通過強勢的宣傳機器能夠稱霸一時,但我相信經過歲月的洗禮,能夠留下來的必定是那些最親和、有底蘊和內涵的文化,而這些是中國目前很難做到的。
中國文化輸出的膚淺和庸俗,源自於它的低級抄襲、極端利益導向以及不斷吃老本。對人權和現代價值的忽視,也令人感到殘酷。它們無匹的傲慢令他們不斷武裝脆弱的自尊,通過不斷刺痛和貶低別人獲得優越感,於是大家都孤立它。這種封閉的文化,遲早惡臭難聞,是為醬缸。
文化輸出,是令人心生嚮往。醬缸文化,鬼才會嚮往。
20210729
關注了那麼多港台日韓運動員,是時候把注意力分配給大馬運動員了。
一直以來,對大馬運動員沒有太大的親切感,對大馬共同體的想像也很薄弱,對於他們的成功和失敗,感覺都不深刻。我想,這是因為大馬不像港台那樣有故事,也不如日韓那樣有情懷,而文化上的認同也更親近港台日韓。
對我而言,大馬的情況跟其他國家是一樣的,就是一個普通的國家,只是我身在其中,多了一點點在乎。那感覺很奇妙,平日再怎麼無感,當身邊的人都關注時,自己也會不自覺地在意起來。當年看李宗偉是這樣,今天關注李梓嘉的比賽也是如此。
當然,那也只是一點點,始終沒有感動到熱淚盈眶的程度。或許,我是個不稱職的大馬公民。不過,看著我國的現況,對國家有疏離感似乎也情有可原。看看,疫情不知何時方休,政壇又風起雲湧了。
20210731
東奧會羽球男雙真是雙喜臨門。
大馬羽球男雙得銅牌,我不會覺得很自豪,因為我沒有提供他們實際的支援,甚至沒有很注意他們。但是,我還是會覺得有點開心,替他們開心,因為他們得償所願,他們的努力和奮鬥有了回報。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在大馬如此糟糕的時刻,一枚獎牌的榮耀,多少都會提振人民的心情。
我對大馬運動員沒有特別深刻的感覺,但覺得對自己的國籍有較多的義務,所以寫在前面,以示恭賀。
令人激動的是台灣羽球男雙戰勝了中國選手。中國持續打壓台灣,這次勝利還真有出了一口惡氣的痛快。
他們為台灣取得榮耀,讓世界看見台灣,而且是比中國更好的台灣。他們讓世界看見,台灣不是屈居中國之下,不是中國的附庸。他們實現的,是千千萬萬個台灣人的願景。當然,那也是他們作為台灣運動員的最大心願。
更重要的是,台灣與中國一起站上獎台,無論如何都無法否認,中國和台灣是兩個不同的國家。
雖然不喜歡中國,但看到中國羽球男雙選手輸給台灣後立即被自己的國民羞辱,就覺得難受。
其他國家的運動員,失敗了國民會支持和體諒,至少會給予最低程度的尊重。落敗的選手比誰都難受,有了國民理解,令他們在痛苦中找到走下去的力量。
不只他們本國人民,同場競技的選手也會互相鼓勵扶持和祝福,不同國籍的人民也懂得欣賞他國的運動員。香港、台灣、大馬、日本、韓國,都是如此。
當然,每個地方都有酸民和不懂得尊重人的垃圾,但總有正常人會站出來保護運動員,為他們說一句人話。但是,中國的特色與自由世界截然相反。
即使中國羽球男雙奪得銀牌,是一項很了不起的成就,不僅沒得到本國人民的祝福,反而引來一堆謾罵和羞辱。他們只輸了一場,之前的努力都付諸東流,人們都視而不見。對中國運動員來說,失敗的代價很沉重,在場上的壓力有多大,難以想像,而跌倒了,恐怕很難站起來。
我不喜歡中國,我希望他們的對手勝利,但我不想落井下石,他們已經很難受了,我自己開心就好,無需令他們更難受。中國人可以沒有體育精神,可以沒有同理心,自由世界的人不可以沒有。
20210809
東京奧運會終於結束了。我不禁想起學生時代的運動會,閉幕後人群逐漸散去的感覺。那種淡淡的惆悵,好懷念。
雖然奧運會的後段,我投放的注意力少了,但這次的奧運對於我來說卻依然印象深刻。我想,這與疫情的大背景不無關係。
疫情期間,我們的社交活動大幅度減少,聚集志同道合的人的場面,比如運動會、辯論會、演唱會等活動在這接近兩年的時間內完全缺席。少了這些活動,整個人感覺與世隔絕,或者說,有一種類似孤寂的感覺籠罩身心。
在這種時候,東京奧運的出現無疑填補了這方面的需要。
開幕儀式雖然比之前稍顯冷清,但在沉寂許久的世界中,已經是難得的盛況。此外,運動員的拼搏與奮鬥,他們的體育精神,為頹喪的我注入一絲活力。
他們之中有的人的故事,觸碰了我的心弦。身處危機之中近兩年,內心比平時更敏感,對人間有更多的眷戀,情緒也更容易產生波動。
看著各國運動員同場競技,場外惺惺相惜,相互鼓勵,溫馨交流的故事和報導,也令我感到羨慕。那種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的過程,好久沒看見了。
這其中有羨慕,很渴望有一些聚集志同道合者的場合,可以參與其中,感受自己是某一個群體。然而,更多的其實是感慨。
回顧自己的狀況,清冷而孤寂,生活也沒多少樂趣,工作更是找不到意義。那是一種看著別人喝雞湯,自己只能喝冷水的感覺。
更令人惆悵的是,奧運會結束了。學生時代的運動會開頭總是充滿活力,參加各種比賽和活動,為朋友吶喊,或者到處閒逛買東西吃,跟朋友一起玩耍。到了尾聲,精疲力盡,熱鬧的氣氛逐漸冷卻,也要與朋友分別,各自回家了。
那種曲終人散的感覺,我不知道怎麼描述,但我猜想,那是一種與人斷開連接,回到寂寞的狀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