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6日 星期日

請以政策優劣為投票的準繩

大馬民主其中一個問題是:大部份人都為政黨做事,為選民利益服務的人沒多少。舉例而言,大部份人在大選期間的主要政治參與是幫助政黨或候選人競選,而甚少去考慮怎樣幫選民爭取政治上更大的話語權。

不要以為支持宣稱自己擁抱進步價值的政黨或候選人就等於為選民爭取了更多話語權,實際上這不過是暫時的巧合,只要該政黨或候選人議程或政治目標有所改變,選民的訴求就未必得到兼顧。

說到底,幫助政治人物競選,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政治人物,選民只不過是間接受益而已。如果選民的利益建基於政治人物的道德操守,那選民的利益就是空中閣樓,毫無基礎可言。

這個問題根屬於一個前提:只有政黨執政,才能帶來有意義的改變。

然而,事實證明這不過是懶惰思考所得出的結論。政黨如果沒有制定好可行的政策,就算執政也只是獲得改革的權力,而不直接等同於帶來好的改革。要好的改革,就必須有好的政策。政策才是決定是否帶來有意義的改變的關鍵。

因此,重點根本不是誰執政,而是誰能拿出好的政策,拿出有利於選民的政策,並且能夠履行承諾。

要做到這一點,光靠投票和鼓勵人們投票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的是施壓政客制定政策,檢驗政客的政策,並且以公開的方式進行,以備日後監督和問責。

我有時候天真地認為,只要非政府組織和選民一起合作,就有可能創造利於選民監督和問責的機制,但實際情況令人失望。許多非政府組織到最後還是依賴政黨去落實改革,以至於他們傾向支持個別政黨和候選人,而不是認真地檢驗和問責。

我能做的只有呼籲:請大家關注政策,以政策的優劣為投票的準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