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靠底層人民起家,擔著共產主義的大旗,喊著為勞動人民和無產階級革命的口號,建國70年來打地主、打右派、打封建、打資本家,把所有壓迫無產者的人都打過了一遍,中國由此變成了紅色帝國。隨後,改革開放,共產主義大國“和平崛起”,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超大經濟體,地位足可與美國分庭抗禮,但是,勞動人民也起來了嗎?無產者的權利得到保障了嗎?世界,有變得更公平嗎?
美國,資本主義大國。萬惡的資本主義像巨獸兇神般吞噬勞動者的血汗、剝削勞工了吧?萬惡的資本家如邪神餓狼,殘害無產者了吧?按道理,美國的工人比中國慘,比中國可憐,是這樣嗎?
“是的,一定是這樣,”有人說。“就該讓中國人教育教育美國人,讓他們看看中國人怎麽建廠,怎麽管理吧!”有人接著說。這部紀錄片,正是想讓我們看看一個中國人在美國開設工廠是怎麽操作、怎麽管理,而這些操作和管理又帶來了什麽效果。
故事的開始,是美國俄亥俄(Ohio)州的一家汽車工廠——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旗下的工廠關閉了。這家工廠的關閉,令一眾員工傷心落淚。這其中既有不舍,也有對未來的憂慮。數以千計的人們因此失業,被各種焦慮與無奈困擾。
此時,一個中國富豪曹德旺決定在該處設廠做玻璃,取名福耀(Fuyao Glass America)。他的投資為當地創造了千余個工作機會,這無疑為居民帶來了曙光與希望,失業的低潮與陰霾似乎冰消雪融。福耀之名,意頭甚好。除了工作機會,文化之間的交流似乎也令工人感到新鮮,事因福耀也從中國帶來了約200名員工。
開廠的初期,美國工人甚是感激,也與中國員工相處融洽。然而,隨著時日的推進,漸漸出現了摩擦。
在美國工人的角度看,他們的薪金太低了。有位員工在通用汽車車廠工作時,時薪為29美金,如今到了福耀,時薪只有14美金,少了一半,難稱得上是體面的薪金。此外,工作環境也不安全。有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在福耀的工廠受了工傷,這是他在通用汽車工廠的15年裏從未發生過的。
工廠在設計上也有許多缺陷,比如生產線排列太擁擠,而且工作環境的溫度偏高,有的加工房只有一個出入口,火警發生恐怕不利於逃生。更有甚者,受工傷的工人沒有獲得保障,面臨被辭退的風險。終歸一句,美國員工認為廠家不尊重工人,不考慮工人的安危。
在廠家而言,美國工人效率低下,不能吃苦,而且很難管制。為此,他們安排了一次培訓,讓美籍管理層到福耀的中國工廠觀摩學習。中國之旅令他們大開眼界,除了驚嘆中國員工的效率之高、刻苦耐勞,也佩服他們的紀律與服從。比如,有一中國女工一天工作12個小時,一年才回家一兩趟,家中年幼的孩子見她的時間極少,問她累不,她說,“當然累,但有啥辦法?”也有員工負責回收與分類玻璃碎片,而連防割手套也沒有配備,卻毫無怨言。
工人被剝削,主因源於勞資雙方的權力不對等,不論美中,工人都暴露在壓迫與欺淩的風險之下,只不過,因為不同地區的制度之優劣而程度有高低之別罷了。保護工人的其中一種制度,就是工會。所謂的工會就是工人團結起來制衡資方、在必要的時候適當施壓、維護工人的權益的共同體。
中國有工會嗎?有,不過福耀工廠的工會會長是主席曹德旺的妹夫。美國呢?有,不過需要工廠的工人投票表決是否要成立工會。隨著美國工人的不滿與日俱增的是對成立工會的強烈訴求,當然,廠家與一些美國員工貌合神離,更不在話下。
廠家因是做出反應,試圖影響投票結果,各種手段不一而足。比如針對一些鼓吹成立工會的員工,增加他們的工作量,或者借故辭退他們,最厲害的是強制員工出席各種促進勞資關系的講座。所謂促進勞資關系的講座,說白了就是恐嚇對廠家有異議的員工。影片也介紹,這些反工會咨詢業(Union Avoidance Consulting Industry)自上世紀70年代穩步發展。
最後的結果是,60%的員工投票反對成立工會。他們接下來會過得怎樣?沒人知道,紀錄片到此結束。
這部紀錄片的內容其實尚有許多可以討論的地方,比如工廠管理層如何形塑員工們對工廠的歸屬和認同感,比如中國工人離鄉背井來到美國的辛酸,而最重要的,是看看工人在現代世界的處境,看看他們為了生活作出的犧牲,以及為了工作而承受的種種不自由、不公平,甚至,面臨被機械化取代的他們,未來在何方。
回到開篇提出的問題:在共產主義國度的工人有比在資本主義國度的工人過得更好嗎?我認為是沒有的,甚至,中國工人的狀況更加嚴峻,承受的壓力更大,受到的保障更少。這是不是也意味著,中國特色的共產主義,也不過是更極致的資本主義罷了?
它們成為了馬克思批判的對象,它們成為了馬克思理想的背面,它們異化(alienated)了人。也許,我們要吸取歷史的教訓,保障工人的永遠不是什麽主義,而是制度。不要擁抱主義,要建立制度。
刊於《藍視角》201912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