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2日 星期一

競賽的教育

周保松老師在≪小王子的領悟≫第一章裡討論夢想,他嘗試辨別大人對夢想的理解與孩子的差異。當周老師示範大人如何反駁孩子們看起來很天真的夢想時,提到大人常用的一個概念:人生是一場競賽,要把精力用在擴大自己在競賽中的優勢上,愛好、天賦如果與此無關或矛盾,就該摒棄。

這種概念很普遍,深植於我們的教育文化。目前我們可以看見的教育制度,課綱、考試、補習班等,都以服務上述概念為主。

競賽不是壞事,良性的競爭有利於個人成長。然而,如果整個教育都以競賽為基礎,或許會有問題。有兩個問題特別值得關注:

1. 認為人生有固定且最優的終點。

競賽必須有明確的勝利條件才能成立,而勝利必須有獎賞競賽才會有吸引力。在一些情況,失敗必須有懲罰才能突顯獎賞的價值。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幫助人成為他們開發自己的天賦,實現理想的自我。如果教育是一場競賽,就意味著有一些人生理想需要被獎勵,而另一些則需要被懲罰。然而,誰能決定理想人生的優劣?這種嘗試又是否合理?

有些人生理想確實不值得推崇,甚至應該譴責,比如會損害他人權益的目標。但有許多人生的理想也許不受社會推崇,卻可以很美好,比如把一生奉獻於辯論教育,培養社會的說理風氣;比如當社工幫助弱勢;比如當野生動物攝影師;比如追求人類的藝術新高度;比如當個哲學教師,啟迪萬千青少年。

然而,上述理想往往不是社會的主流,不會獲得社會的獎賞,有的還可能會承受一些社會制度的惡意。社會本身有一套或幾套人生勝利的標準,然而,這並未窮盡美好人生的一切可能。人的欲求和天賦是多元的。

美好的人生因人而異,競賽的教育觀專制地把美好人生限定在特定幾種,把其他的理想生活定義為失敗,並以此為準則去培養人。這樣的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更多時候只有固定的幾個模樣,許多人的天賦無法充分發揮,對個人和社會,皆是損失。

2. 討厭失敗。

競賽的教育觀會令人討厭失敗,令人無法正視自己的缺陷。我們對失敗越不容忍,就越難正視它,因為看到都心煩了。

然而,現實的我們總會遭遇失敗。當我們無法正視失敗,就很難了解它、克服它、超越它,也就不會有所謂的成長。

無可否認,討厭失敗也可能推導出人們為了不失敗而努力克服失敗的結論。然而,這或許會令人們努力的方向變得保守,阻礙探索和創新。因為最能保證不失敗的方法,就是重複著已經成功的模式。

此外,競賽的教育觀鞏固優勝劣汰的觀念。倘若人們的成功和失敗都在競賽中得來,那成功和失敗都是他們應得的。這有可能令我們失去同理弱勢的能力,甚至討厭失敗者。

人的生長環境和天賦,由不得他選擇,社會推崇什麼理想也輪不到個體去控制。這些差異令一些人在社會指定的標準下成為失敗者,而這樣的情況很難單靠個人的能力去突破。

如果我們接受優勝劣汰,那這批弱勢者就很難改變自己的人生。一個冷漠、奉行叢林法則的社會,不是一個值得嚮往的社會,甚至與人們脫離自然狀態、進入社會的初衷背道而馳。

教育的本質,是令人克服和超越自己的弱點,如果我們的教育觀會蒙蔽我們,讓我們難以面對自己的弱點,讓人們失去同理心,就應該摒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