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去年回顧文的基調,今年有幾件大事必須紀錄:
1. 俄羅斯在2月24日對烏克蘭發起侵略戰爭,導致許多無謂的犧牲。
2. 小東西成立,但生意不足以支撐生活,兩位創辦人終於對現實妥協,回去職場打工。
3. 在馬來西亞能看到《時代革命》,但整體而言,中共對馬影響力偏高。
4. 深齋中學辯論隊的學員參加六四民主女神杯辯論公開賽,鏖戰兩場皆敗北,於初賽被淘汰。
5. 習近平成功連任,中國人繼續在地獄裡生活。
6. 我國11月19日大選,希盟與國陣成立聯合政府,安華任相。
7. 白紙運動在11月24日爆發,不久即悄無聲息地被中共平定。
對我而言,2022年的回顧相當困難。最近時間感有些混亂,剛發生的事情像很久遠一樣難以記起,很久遠的記憶卻像剛發生一樣歷歷在目,令我經常自我懷疑,我的記憶是不是真的記對了。
同時,強迫症日益嚴重,如果不能完整地回憶整年,總有一股抗拒寫回顧的意念縈繞心間。
雖然很困難,卻也同時覺得有回顧的必要。本文正是在這幾股力量拉扯之下產生的,其重點不在回顧了什麼,而是為什麼要回顧。
重建時間感
在我開始寫回顧的時候,我會從自己今年寫過的文章看自己整年下來關心了什麼事。我關心的,對我而言就是比較重要的事情,也就可以用作記憶的錨點。如此,我回憶就不需要以一整年為目的,而可以是一小段一小段的片段,相對容易些。
同時,這些寫下來的文字,在將來也會成為我記憶的錨點,幫助我記起當年的事件。雖然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有點俗氣,但事實確實如此。這些記憶不是毫無意義的,它是我們的經歷,會為未來的我們提供參考,與寫歷史、讀歷史是一樣的。
往大的說,記憶是對抗世上許多不公不義的基石。當我們清楚知道事件的始末,扭曲事實、顛倒黑白的嘗試就會變得無力。大部份的不公不義,總是離不開對事實的扭曲和記憶的竄改,原因無他,沒了正義的外衣,不公不義根本無法在人心中有立錐之地。
寫回顧文,其實就是在鞏固記憶,對個人與社會都很重要。
終結
回顧文的另一層意義,是為一整年劃句點,是為了清楚指出終結之所在。
從我回顧的事件不難發現,盡是一些不如人意的事情。這些不斷累積的失意和沮喪對心理造成壓力,若無終結點,只會看見永無止盡的絕望。
這個終結,更多是心理上的需要,對現實並無任何意義。俄烏戰爭不會因為你覺得今年到頭了,該總結了,就自然地結束;中共的暴政亦然。
終結,只是給自己一個不必再想的理由,雖然逃避很可恥,但有時候就是有用。以前我不理解,現在比較能體會了。
再開始
回顧文的終結,是個假終結,只是自我催眠而已。重點不是自我催眠有多麼成功,而是意識到這是一個短暫的幻境。回顧與現實的比照會不斷地提醒著我們,這一切尚未結束的殘酷真相。
回顧文的性質也意味著有新的可能在前方等著我們,畢竟回顧之後,人生還是繼續的。這些可能不一定是好事,但也不必然是壞的。
比如,烏克蘭有可能戰勝俄羅斯的入侵,進而令普丁失去權力,俄羅斯民主化,令其他妄想侵略的獨裁者不敢造次;小東西成了業餘的愛好,經營起來沒有壓力,或許能細水長流地累積人氣,最後能夠在我們都愛著的小地方開實體店;中共對馬影響力的增強也可能引起更多人對紅色滲透的關注,而《時代革命》放映會種下的種子在年輕人心中發芽,為反共和民主陣營注入新血;有了在公開賽的挫折和經驗,深齋辯論隊的學員開始無懼與年齡比自己高的選手競技,有可能在下一屆有所斬獲。同時,對六四事件的理解,也令他們對中共有更深刻的認識,不受中共話術的迷惑;習近平的連任令中國人民受苦,但其倒行逆施也令世界各國看清中國的本質,對它有更高的戒心,防止中共勢力擴大,威脅世界的自由和民主;安華任相不算是壞事,但能夠組成聯合政府,或許已經緩解了我國選民黨同伐異的政治觀念;白紙運動在形式上促成了中共的讓步,解除封控,埋下了政府有時候必須聽人民的伏筆,未來有可能令更多中國人敢於抗爭。
回顧在某種意義上,是對未來的展望,也在給著微弱的曙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